一、時間經濟 與 知識經濟 的時代
身為大學生,想必你身邊總會有想打工賺取零用錢的同學。有些選擇去手搖杯當店員,有些選擇上臉書社團找家教機會。但有趣的是,同樣是大學生,兩者打工的收入卻差異甚大。
手搖杯打工,一小時時薪 168元;大學生去接家教,一小時時薪可以到700甚至1000元。同樣都是一小時的時間,收入卻差了這麼多,這其中的原因是什麼呢?
手搖杯打工的重點,在於你付出的主要重點是「時間」。你不需要搖出多麼厲害的手搖杯飲料,但你需要花費大量時間站在櫃臺,處理一些繁瑣,但不太需要動腦的事物。
相反,大學生接家教,尤其是費用越高的學生,你更要展現出你的價值。你付出的重點在於「知識」的輸出,並且是「最精華、最高價值的知識」。如果你能夠在一小時的時間,教學生領悟五小時的知識內容,那麼即使你收一小時3000元也不為過。
(我曾經的備審輔導教練,每小時的費用是 3000元,並且我跟他預約,他是特別排出時間給我,因為平常都已經約滿了,每次輔導的時間都在半夜一點~三點。)
同樣的時間,你想要在手搖杯店揮灑汗水(時間經濟),還是在冷氣房裡教導學生(知識經濟),我認為關鍵在於「生產力」。
二、20hrs 與 90hrs 的工作時長
你也許好奇,生產力跟做什麼職業哪有關係?關係可大,就讓我來向你分析分析。
之前有聊到,生產力的密碼是「時間、精力、專注力」。我想與你分享一個秘密,你敢相信一週工作 20hrs 跟 一週工作 90hrs 的產出結果,其實差不多嗎?這關鍵就在於生產力的應用。
世界上有兩種人,第一種人,每天讀書時間不多,但成績卻很不錯,擁有大量時間可以自由運用。通常這種人也博學多聞,不止瞭解專業領域的知識,也同時有許多興趣,自我充實的時間很多。
這種人不止專業知識充足,更因為他的博學多聞,內涵見識很夠,因此做事有遠見,從此踏上「知識經濟」的路上。
第二種人,每天把所有時間都花在讀書,不但沒有時間自由運用,成績更不怎麼出色。每天見到他氣色都不太好,精力總是不足,不斷的負面循環。
這種人不止在專葉知識不夠出色,更把自我充實的時間浪費在不專注的讀書上,可以說是賠了夫人又折兵。
我上面舉例絕不是空說,根據科學研究,每週工作 35~40小時是最佳的時間,一旦超過 55 小時,生產力便會降至谷底。
當你知道一週能用來讀書的時間只有 20 hrs,你絕對會好好把握每分每秒,並且以最高的精力、專注度來讀書、吸收知識。
反之,如果你一週能用來讀書的時間有 90hrs,你不只不會把握每分每秒,更會因為長時間的消耗精力與專注力,導致這 90hrs 產出極低。
而且有趣的是,這研究更指出更可怕的事情,即使我們從第三者的角度來看,20hrs 與 90hrs 的工作成果差不多,但工作 90hrs 的那週,你會感覺自己生產力高了一倍,但實際上根本相反。你平白無故浪費了 70 hrs,還沾沾自喜呢!
三、80/20 法則
80 / 20 法則,是指研究指出,我們能達成的成就,主要只跟 20% 的關鍵因素有關。換句話說,你應該把重要的時間、精力、專注力花在這 20% 事情上,依舊能獲得你原本 100% 的成就。
正向生產力循環,是指一個人把最高精力的時段(黃金生理時段),以最高專注力執行。並將剩餘的 80% 時間去充實自我,甚至享受人生。
逆向生產力循環,是指一個人不懂的分辨哪些是重要的事情,根據直覺來分配代辦事項。明明需要高專注力的事情,卻硬要分配給低精力時段,然後強加意志力要求自己的身體跟上這步調。說真的,這不是虐待身體是什麼呢?
聰明的人,把「黃金生理時段」用在那重要的 20% 事情上;不聰明的人,把「黃金生理時段」用在那無關緊要的 80% 事情上。甚至更可惜的是,這些白白浪費黃金生理時段的人,甚至不知道何為「黃金生理時段」,也不懂「生產力」的概念。
四、生產力,決定你人生的成長幅度
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:「上帝賦予每個人最公平的一個地方便是每個人一天都只有24小時,無論財富多寡,薪資高低,每個人每天的時間都是一樣的」
但卻很少人聽進下一句話:「每個人一天都有24小時,但是這24小時所產生的意義,對每個人來說卻可以相差十萬八千里。」
生產力,決定你人生的成長幅度。
掌握生產力秘密的人,同樣的 24 小時,可以妥善運用分配,讓自己一天的產出最大化,同時又不會把自己累的半死。
重要的精力專注在那 20% 的事情上,不只做事事半功倍,更有其他心力去進修,或是享受人生。
(備註:生產力不只是事情做得很快,而是在懂得配合自己的生理狀態,最妥善分配時間、精力、專注力三大元素)
不懂生產力的人,沒有任何有依據的方法,只靠直覺來規劃做事。到頭來才發現,忙東忙西,真正需要精力的燒腦工作,把他放在精力低的時刻作,導致花了兩~三倍的時間,又做得很痛苦,說意志力不夠用。
時間,是最公平,也是最不公平的元素。關在在於,你懂得如何掌控自己的生產力嗎?